
新聞動態
臨床心得和手術案例分析
大家好!我是王峰,在深圳威浩康公司已經工作5年,手術跟臺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我要經常面對一線的麻醉老師和不同的患者。每次在臨床跟臺的時候,看到我們敬愛的麻醉天使全程守候是病人時我很感動。因為我知道他們身上承載著生命的希望,也承載著生命的壓力。
記得以前看新聞, 如果看到新聞中有報道麻醉醫生因工作猝死的消息,很是覺得不可思議。直到從事麻醉深度監測儀臨床跟臺這項工作后,我才知道他們的壓力有多大,對于他們的要求有多高。麻醉無小事,任何一點細微的失誤,無論對于患者還是麻醉醫生來說,有可能就會造成終身的傷害。每次跟臺的時候他們都在不停的忙碌著,從來沒有片刻的停歇,當病人打了麻藥開始做手術的時候,他們的心弦總是緊繃著,從來不敢絲毫放松。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天空朝日漸露,它承載著一天的希望慢慢的升起。我也迎著朝日的彩霞開始了一天的跟臺工作,雖然每次跟臺的時候都是早出晚歸的,但我卻無比的自豪,因為我知道我們的麻醉深度監測儀也承載著麻醉老師和手術患者的希望,到達醫院時我還是一如既往的給老師講解我們的產品的臨床用法,還是一如既往的安慰患者說,現在的科技很發達,醫院用的設備也很先進,醫技也都很純熟,再加上我用最新的麻醉深度監測儀給你監測你就像睡一覺一樣,會很舒適很安全做完手術的。說著這里不由的回想起在深圳的一家醫院跟臺時,患者進手術室后很恐慌,我邊操作我們的設備一邊安慰患者,患者慢慢的平靜下來了,手術很長將近三個多小時,結束后已經很晚了,可聽到患者醒來后用那種充滿感激的眼神說了句:“謝謝”,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實對于我們從事研發和生產的麻醉深度監測儀的廠家來說,在去醫院臨床跟臺時,每次看到一例又一例的手術平穩的結束,中間不出特殊情況就是莫大的高興,可能夠我們更大自豪感的,卻是遇到了特殊患者,因為人體的差異性太大,有些患者沒法用以往的經驗來控制,也許正因為有這些差異的存在,才體現了我們的價值,為此我愿奮斗終生。
下面我和大家簡單的分享下我在深圳的一家醫院遇到的特殊案例,供大家參考:
地點 :深圳某醫院
手術名稱:子宮積水引流術
患者姓名:夏女士
患者年齡:32歲
手術時長:90分鐘
手術時間:2018年1月10
麻醉老師:某醫師
誘導的時候先給芬太尼然后在推的丙泊酚,但由于推芬太尼后患者很迷迷糊糊不是很清醒,IOC1 、IOC2兩個麻醉深度參數都有下降。
在手術維持期的時候,我們的麻醉深度監測參數IOC1和IOC2都在30左右波動,麻醉老師問我,麻醉是不是有點深了,按以前的麻深廠家介紹都是控制在50左右,我看了下我們的參數 IOC1 在29 ,IOC2 在31 沒有出現爆發抑制比,我就和麻醉老師說,從我們數據顯示的情況來看麻醉不會過深,這個麻醉老師因為是第一次使用我們的設備,對我們的產品還不夠信任,擔心患者醒來的時間過長就減少了麻醉劑量,沒過多久,我們的IOC1就開始上升,等IOC1上升到45時,從圖中可以看到IOC2出現飆升,IOC1上升到五十以上時IOC2達到99,說明患者有知覺 ,這時候我看了下心率和血壓都在飆升,麻醉老師看到后就有點慌了。醫生快速靜脈推了一定劑量的丙泊酚,并用手擠壓輸液袋,接近12點零1分時IOC1、IOC2開始下降,接近零2分時都降到30左右。零4分手術結束,零5分IOC1為54,IOC2為99,沒過多久呼喊患者有感覺,并感覺難受,但還不能完全睜眼,醫生看了瞳孔后就拔管了。
術后和這位麻醉老師也進行了交流,他也認識到這會患者的特殊性,最后分析認為這位患者的失去知覺點比較低,應該是在50上下的時候才失去知覺,而且耐藥性比較強,藥物代謝能力較強,如果將這位患者的意識指數按傳統經驗控制在40-60,就肯定會出現術中知曉,而術中知曉是屬于醫療事故,目前大部分廠家的監護儀只有意識指數監測,而單一參數是無法識別個體患者,也無法做到術中知曉的提示,更談不上杜絕。